借力教研共同体 协同提升共成长
2024-11-11 17:45:38 作者: 国发天元管理员 阅读: (568)
::: center
# 借力教研共同体 协同提升共成长
### —教育部“教研共同体协同提升”马边项目教师专业发展侧记
:::
2021年十月,我带领双流区棠外附小的宋杰老师代表四川站到 了全国小学英语教学的最高舞台,获得了全国一等奖的殊荣。时隔三年,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教学专业委员会鉴于我负责的教育部“教研共同体协同提升”马边项目对民族地区英语教育所做的贡献,不仅让我推荐了马边中学的田晓霞老师站上全国舞台展示马边教育的可喜变化与教师风采,同时给我的马边名师团队成员一个机会,双流区 双流实小外国语学校的刘思宏老师也走上了全国的舞台。谢谢外专委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如此精彩的展示平台!
一路走来,百感交集。接到外专委的通知,距离提交教学设计只有 5 天时间。双实外的领导高度重视,我带领学校英语团队奋战 5 天, 期间也得到了外专委专家王珏老师在线的悉心指导,我们顺利完成并提交了教学设计。我们在仅剩的一周磨课时间完成了 4 次试讲,几乎每天工作到凌晨,有天晚上忙到 1:30,实在困了,第二天早上 6 点起 来定稿课件提交给主委会。11 月 6 号现场大家看到的板书是我在 11 月 3 号从成都到东莞的高铁上设计了三次之后的定稿。甚至在 11 月 5号晚上我和思宏老师还在讨论每一个箭头背后的逻辑关联与思维建 构,双实外的英语团队为第二天的现场展示准备工作忙到凌晨 2 点。 所以,当思宏顺利圆满地走下讲台,我做的第一件事是给了她一个大 大的拥抱。
我们无比珍惜这个舞台,因为它凝聚着双流小学英语学科对新课标理念落地的行动与思考。英语教学,贵在真实。我们基于学生的真实需求,设计真实任务,解决真实问题。每个与 Tony 同龄的孩子, 或许都会遇到与主人公相似的困惑,这是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必经的 阶段,如何更好地与父母沟通,孩子们需要的绝不是成年人的说教, 她们更需要的是来自同伴感同身受后的情意共鸣与有效建议。所以, 我们着力引导孩子们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英语教 学,贵在匠心。如何帮助学生建立与生活的关联、与文本的关联、与 自我的关联,我们都用了很多心思。
::: center


:::
大会点评专家来自上海的王珏老师对我们的课给予了高度赞扬, 并让我在现场和全国 1000 名小学英语教师分享双流小学英语教学对践行新课标、落地核心素养的实践思考。天津市教科院的张宏丽老师、 宁夏省教科院的王春老师也给予我们双流团队诸多赞许。现场观摩的老师们,给予我们热烈的掌声。这于我们,于双流小学英语学科,都是莫大的肯定与鼓舞,更是我们不断挑战、超越自我的动力所在!
::: center


:::
我们双流的优质课展示在上午顺利完成后,我带着思宏专程去高 中会场,给马边中学的田晓霞老师加油。在备课室找到了田老师与马 边团队的余老师和陈老师。田老师和我第一次见面,她说好紧张,我马上拥抱了她。特别巧合的是,小陈老师激动地拉着我的手,原来她是川师大今年 6 月毕业的公费师范生,上学期我带领马边团队给她们 班授课“乡村英语课程资源开发”,如今,她已经回到家乡马边,回报家乡,成为一名高中英语教师。
外专委对四川省民族地区英语教育关怀备至,对我们马边项目充 分肯定与支持。我推荐马边的老师,是想让更多的教育同仁了解马边, 如今的马边教育欣欣向荣,值得被更多人看见!
::: center


:::
马边彝族自治县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在西南大学杨晓钰教授的悉心指导下,马边中学英语团队全力以赴,为全国老师呈现了一节精彩的展示课。当田老师顺利圆满结束教学,会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掌声,已经超越了对马边英语教育和教师专业进步的祝贺,它更代表着所有的教育同仁对民族地区从教育公平走向优质均衡的祝福,代表着对所有为民族地区教育发展贡献力量的由衷敬意!
祝福马边,祝福我们的民族地区教育越来越好!
::: right
成都市双流区教科院 尚梅林
2024 年 11 月 9 日星期六
:::
!12 编者按:!
!12 成都尚梅林名师团队与马边县的结对,是教研共同体项目的第一次平板试点,以及第一次全学时结对授课。在过去的四年中,尚梅林名师团队和马边的老师们一起,见证了孩子们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历程。马边县从严重缺乏英语老师到优秀英语老师层出不穷,实现了质的飞跃。感谢尚梅林名师团队的付出,感谢马边骨干名师团队的勤奋努力,也祝愿教研共同体项目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