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云县五年级语文教研共同体活动简报

紫云县五年级语文教研共同体活动简报

2020-05-22 15:13:05    作者: 赵成方-全景技术    阅读: (244)

基于“范本”的单元解读四步骤

一一统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解读与教学建议

学习心得

贵州省紫云县猫营小学 吴修翠

         今天的教研主题是《基于范本的单元解读四步骤》,兼谈统编小 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解读与教学建议。通过聆听黄老师的讲座, 解开了我一些教学中的困惑,现把自己在学习中的收获作一个成长的 记录。

一、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所呈现“范本”

         小学语文教科书所呈现的“范本”,是以双线单元组合的方式,将选文、语文活动及适合儿童学习的语文知识能力等有机结合起来,成为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主题。双线组元, 哪双线?人文主题一条线,语文要素一条线。双线组元确定着本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有机结合,不是单方面的抽取语文知识体系来教,而是通过教和学将选文、语文活动、知识能力有机结合起来。

二,基于“范本”的单元解读,可以有四个步骤

         从教师形成内在行为模式考虑,黄老师归纳了四个步骤。首先是教材内容与训练重点,这一部分要体现出教材的意图。第二步骤学情分析与教学目标,这一步骤要明确学生单元学习的起点和终点。第三步骤生活情境与学习活动,要明确学生读写活动要做什么,就是要清楚单元主题教学的思路。第四步骤评估标准与选择策略,以上主题教学的思路清晰了,老师心中要有一杆称,这杆称就是评估标准,是用来评测学生在每一个学习时段所达到的学习程度。当学生遇到学习困难达不到预期的目标时,老师肚子里还要有办法,也就是恰当地选择策略。这样,才能不断地推进主题活动教学取得实效。

三、教学本单元,分四个语文生活情境

         讲座中,老师从四个语文生活情境加以分析和指导。分别结合课文《自相矛盾》《田忌赛马》《跳水》以及习作“编一个惊险刺激的探险故事”四个语文生活板块,作了详细的讲解。黄老师对每一个语文生活情境与学习活动的有效指引,让我对本单元的教学有了一个明晰的方向:教学本单元,在每一个学习时段要有一个侧重点,体现语文要素落实的“教”“扶”“放”“用”的整体思路。这样,不仅避免了以往教学中的精讲精练,也能合理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通过今天的同步教研学习,在专家老师的引领下,我的收获很多。同时将把在学习中收获的点点滴滴认真记录,并灵活运用到实践中,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也会尝试一些新的比较好的适合本班学生的做法, 争取在教学中有更好的突破。

紫云自治县第一小学 张明泽

         2020 年 5 月 21 日,黄连城老师对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进行了基于“范本”的解读和提出了教学建议。

         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文章编排顺序是这样的,第一篇《自相矛盾》属于文言文和寓言故事、第二篇《田忌赛马》是《史记》中的历史故事、第三篇《跳水》是 一篇外国故事。这三篇文章, 可谓是纵贯古今几千年、横 跨中西几万里,它们之间似 乎是风马牛不相及,八竿子 打不着的关系。如果不经黄 连城老师的详细解读和分析,真不知道三篇文章编写在此处的意图。

 

         回想前几期的学习,在这次教研共同体网络学习中,提得最多的应该是“语文要素”这几个字,也正是“语文要素”这几个字,把这三篇跨越千年、千里的文章联系在了一起。因为从这三篇文章里都能找出共同的“语文要素”,那就是“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自相矛盾》中“其人弗能应也”,《田忌赛马》里的“孙膑为什么要让田忌这样安排马的出场顺序?”,《跳水》文中“在那个危急时刻,船长是怎么想的?”

         这一语文要素的训练,让学生从文本文字的表达上,找到了走进文章人物的内心世界,思维世界的切入点,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与文中人物发生共鸣。

贵州省紫云自治县第四小学 郑锦绘

         今天,我参加了央馆组织的教研共同体,福建省许发金名师团队, 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第三中心小学黄连城老师的《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基于“范本”的单元解读与教学建议》的学习,收获很多。

         统编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这个单元的教学重点是“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推测人物内心活动,这对于像我这样学艺 不精的老师来说, 是一块硬骨头,经过黄老师对教材 的细致解读,仿佛眼前出现一盏明 灯,顿时照亮了我混沌不清的心灵,为我这个单元的教学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通过学习,我深深感到名师的教学方法堪称“范本”,与我循规蹈纪的教学方法大相径庭,黄老师在教学中主张的是“双线单元组合” 的方式,将选文、语文活动及适合儿童学习的语文知识能力等有机结合起来,成为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主体部份。而我则将选文、语文活 动及适合儿童学习的语文知识割裂开来,分散而教,不成整体,所以 学生在学完整个单元的教材以后,不能将所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运用, 特别是“习作”这个板块,学生不会将在本单元的课文中学到的写作 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这是老师的专业知识有限,也是“得过 且过”思想的结果,真可谓是“懒惰限制了我的创意”。

         通过学习,我把黄老师的四步教学法深深地刻在心里:一、是教材内容与练习重点,也就是在教学中,要把课堂教学与课后的练习紧密结合起来,落实单元语文要素的读写活动,将文本与学生共同整篇主体学习活动中去,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这个方法让学生的学习围绕课后练习去学,这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二是学情分析与教学目标,只有认真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制订好单元教学目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语文要素),才能确定了教学目标,把握好单元主题及语文要素,将二者结合起来,教学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三、是生活情境与学习活动,在这个环节的讲解中,分为四个生活情境,第一个生活情境“先秦寓言《自相矛盾》思维启示”,黄老师先秦寓言《自相矛盾》为例,展示了一个思维导图,1、朗读课文,检查识字; 2、小组合作,理解字音;3、提出问题,初识“思维”;4、解释寓言,讲述故事。这样的教学简单明了,它是紧扣本单元语文要素而创生的, 重在“教”的学习时段。第二个生活情境是“历史人物运用谋略取得胜利”,这个生活情境的学习重在“扶”的学习时段;第三个语文生活情境的学习活动则重在“放”和“反思”上。黄老师的这四步教学法,把学生在课文学习中学到的知识与表达方法迁移到习作中,这样的学习,学生在学中写,写中学,循环往复,学习能力与写作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升。

         通过学习,我学到了许多新的教学理念,还学到了许多在实际教 学中的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备课只备单课,设计教学目标也是只 设计一课的教学目标,而这种双线教学,兼顾了整个单元的教学目标, 把整个单元的语文要素揉合在整个单元教学中,这样的设计,让自己 的教学能做到统筹兼顾。黄老师对于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细致解读, 让我混沌的思想顿时豁然开朗,在教学中要做到“教”、“扶”、“放”、“用”,在教学单元第一课时,教师主要教授课文的篇章结构、写作 方法及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等等,单元第二课教学时, 让学生用学到的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对学生进行“扶”的教学; 在略读课时,不要多讲,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放手让学生小组合 作学习,让学生交流,各抒己见,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意见和建议 等,这对于学生来说,既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在交流中又提 升了语文表达能力,学生学得快乐,教师教得轻松,真是一举多得。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我深深感到自己的不足,名师的传经送宝, 让我受益多多,感触多多,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把学到的新教学理念及四步教学法运用到我的教学中去,让我的课堂也与众不同!

贵州省紫云县坝羊小学 伍波

         5 月 21 日我再次走进了宁德市蕉城区第三中心小学黄连城老师的课堂,关于《基于“范本”的单元解读四步骤 第六单元解读与教学建议》。这是一节同步教研课,通过与上次的学习对比,我对第六单元的教学又有了更加深 入的了解,总结有以下几点:一、交流探险故事的阅读体验,产生习作话题。训练学生能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和准确、生动、得体的语言记叙所见所闻,表达所思所感。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要引导学生时时关注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指导学生挖掘、提炼生活中的“动情点”,化为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鲜活感受和真切体验。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问在课上。课堂是学习课文的主阵地。无任是教师的导问,学生的质疑,都应建立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上,力求每一处的导问、质疑都能恰到好处。如《跳水》一文中可从课题处问:谁跳水了,为什么跳水?怎样跳水,在什么情况下跳水,跳下去了吗?等问题既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又在探索过程中领会了真知。

         三、尊重学生个人阅读的体验,让学生自由释放各自阅读体验。如《田忌赛马》一文中,让学生自由阅读,然后提出问题,在田忌、孙膑、齐威王三个人中,你最喜欢谁?”,学生们各抒己见,充分展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教师不作统一结论,只是引导同学们共同认识: 竞赛双方都要注意策略,策略高低是胜败的关键。

         四、帮助学生燃起对文言文的兴趣。如《矛与盾》学习时要学会看注释、看插图,插图对学习很有帮助。其实,何止是这篇课文呢, 许多课文,插图都是一个很好的但容易被我们忽视的资源。所以,在要求学生默读时,要告诉他们要学会看注释,还要看插图。默读很重要,因为默读最有利于思考,课堂不仅仅要书声琅琅,也要静思默想。

         总而言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激情”,教师每上一堂课前应以满腔热情的积极状态,将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使学生的心随着教师的情感而奔腾澎湃。只要我们从内心深处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和爱护学生,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让学生从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良好的课堂气氛自会形成,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贵州省紫云县第一小学 王尚英

         5 月 21 日下午,我有幸走进宁德市蕉城区第三中心小学黄连城老师的课堂,主题是:基于“范本”的单元解读四步骤一一统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解读与教学建议。这次讲解是在上次异步教研课件的学习后,从四个方面逐项的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让我对本单元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教学重点的把握、教学方法与策略的选择有了较清晰的认识,现粗浅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教学内容与教学重点。掌握了本单元是由单元主题、语文要素和教材编排组成,单元主题“思维的火花跨越时空、照亮昨天、今天和明天。”通过跨时空的四个教材内容加以落实,从课文《自相矛盾》、《田忌赛马》、《跳水》、习作分别划分出四个语文生活版块,在语文情景中通过“讲故事”、“推测人物思维过程”、“编一个刺激神奇的探险故事”落实单元语文要素,明确教学意图,做到有的放矢,将读写训练落实到位,使学生学以致用。

 

 

 

         二、学情分析与教学目标在了解每个学段的目标后,知道各学段目标之间的联系,对第三学段目标内容要理解深刻:学生要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会写想象作文。分析学生需要什么,要学会什么,再制定本单元读写教学的主要目标,以便在后面的语文学习活动和习作的练写中采取合适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生活情景与学习活动。要引导学生进入本单元三篇课文和习作的生活情景学习,主要是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推测人物思维过程,根据课文内容的不同而教法各有不同,设计了本单元教学思路,依次按照“教、扶、放、用”的设计思路引导学生学习, 让语文生活情景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明白课文内容蕴含的道理, 在实际生活中去运用,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真正体现出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教学理念。

         四、评估标准与选择策略。本单元重点是推想人物思维过程。在三篇课文和习作教学中,黄老师建议用不同的方法去教学。学习《自相矛盾》,着重在“教”,老师要采取精讲细读的方式,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揣摸人物的心理活动,当学生对人物思维推测有了一些方法后,对《田忌赛马》进行“扶”的学习,利用课后对阵图标,学生在自主学习,交流中推测孙膑调换马的出场顺序而使田忌取胜是他认真分析、仔细观察、善于思考的思维过程的结果。接着对《跳水》采取“放”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默读、探究中体会孩子心情变化、水手神态、和船长急中生智的描写,让学生在合作交流、画思维导图进行思维推测。最后,在教学“习作”写想象作文“编写一个神奇刺激的探险故事”,将前面学到的方法运用起来,学生就能把一件事的重点部分写具体,充分体现单元读写结合的教学思路,黄老师很有独到见解。

         通过今天的学习,得到名师的指引,我学到了许多新颖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理念。在今后的实际教学中,真正运用起来,学生将会大大受益。

贵州省紫云县四大寨民族小学 谢小蛮

         今天学习了央馆许发金名师团队宁德市蕉城区第三中心小学黄连城设计的异步教研课《基于“范本”的单元解读四个步骤》,何为“范本”,指可做模范的样本。语文课程中主要体现在单元选用的典范性文本和练习系统涉及的语文实践活动。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所呈现“范本”是以双线单元组合的方式将选文、语文活动及适合儿童学习语文知识能力等有机结合起来,成为教学的主体部分。就今天的学习,我谈谈一点点心得。

         一 、把握教材内容与练习重点

         人文主题的落实, 主要体现在《自相矛盾》、《田忌赛马》、《跳水》去落实实践。语文要素的落实,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范本”的引领下,学会编故事,把事情的发展变化写具体。教师要让“范本”发挥作用,将双线组元的编排目的实现在教育教学活动中。

         二、分析学情,确定目标

         找准目标训练的依据从三个点:练习活动、能力分类、各学段要求。教师深入精准做好能力训练分类,把握训练尺度,对每个学段的训练目标做好具体要求。特别是学情分析到位,把握好两条分水岭, 第一条,五上第三单元,了解课文内容,创造性地复述课文,第二条分水岭,体会课文才能做好语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在把握主要内容和学情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单元教学目标。

         三、把生活情境与学习活动结合起来

         生活是最好的学习老师,孩子的生活素材丰富,老师紧紧抓住这一点,开展学习活动。先秦寓言《自相矛盾》的思维启示,抓住关键字词,从矛和盾找出矛盾所在,理解寓言的寓意。历史人物运用谋略取得胜利,这一训练重在“扶”,让学生把生活与学习结合起来,做到学习中有生活,生活中有学习。

         四、量好评估尺寸,合理选择策略

         紧抓“教、扶、放、用”四字关键训练。老师做好“教”的准备和设计,掌握教的训练目标。教师怎样“扶”,先做好预设,列出清单,逐个击破。把握“放”的尺度,让学生小组展开讨论,合作解决问题。学以致用,在前面四环节的基础上,在习作中实现“用”的环节,变成自己加工实践而得的知识。教师放手叫学生大胆尝试实践, 把学习用于实践。有了这几个强有力措施,让学生顺理成章的完成学习,轻松达成教学目标。特别是后进生的帮扶,是教师的工作重点。

         学的目的在于应用,交给学生的应用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总之,黄老师引领我们怎样学习教材?用好教材?教好教材?并且让教材指导学生学习和生活,提高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