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冯丽名师教研团队 ———八年级英语简报第一期
2020-06-01 14:06:58 作者: 国发天元管理员 阅读: (192)
重庆冯丽名师团队(八年级英语)
简 报
第1期
(2020年5月19日)
国家名师共同体与县域教研团队携手共同提升
卷首语:为落实国家教育扶贫战略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精神,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中央电教馆承担了“教研共同体协同提升试点项目”(以下简称“项目”)。项目着力教研共同体协同体系建设,以同步单元教研为基础,通过异步、同步教研,示范教学等形式,将名师教研共同体对接贫困地区县域教研共同体,县级教研共同体再以专递课堂形式覆盖本县师资缺乏的教学点和农村薄弱学校,同时,依托先进的云平台实现伴随式大数据采集、分析,提升教学效果。2019年11月26日,中央电化教育馆公示了“教研共同体协同提升试点项目”试点县和名师教研共同体入选名单。其中,重庆冯丽名师团队从256份名师共同体申报资料中脱颖而出,与上海盛肇靖名师团队携手担当初中英语学科的教研示范,成为全国29个名师教研共同体的一员。
团队领衔人:
冯丽
沙坪坝区教师进修学院中教部副主任,正高级教师。重庆市教育学会外语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全国优秀外语教师,重庆市骨干教师,重庆市教师教育专家库成员,沙磁名师,西南大学、重庆师范大学专业学位兼职硕士生导师。
项目执行人:王中群
重庆市高新区西永中学
教学风格:充分创设语境,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英语;灵活调控课堂,根据每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情,关注知识点的落实,重点培养学生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仔细解读文本,针对不同的课型,巧妙的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团队成员:
谢菁菁
重庆市第七中学校
善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重组教材,使其更加符合学生实际进行教学。在课堂上,能够及时抓住学生的关注点和易错点,激发兴趣,带动思维,以趣味性高、互动性强、实效性好的课堂深受学生的欢迎和同行的认可。
廖芳
重庆市第一实验中学校
教育教学基本功扎实,教学风格鲜明有个性,风趣幽默。善于整合教材,课堂生动有趣,学习氛围好,在落实英语知识的同时,还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和高阶思维培养。教学效果优异,深受学生喜欢。
吴勇
重庆市大学城第一中学
课堂上注重学生的专注度,注重学生的知识过手,善于带动学生思维,课堂气氛活跃。
商思佳
重庆市第十五中学校
有亲和力,和学生互动较好。关注知识的过关落实。善于用问题的方式启发学生的思维。课堂氛围活跃。
李倩
重庆市第六十九中学校
在课堂中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与学生交流互动的过程中为他们留足独立思考的时间;善于帮助学生把一个大难题分解为若干个小问题,由易到难,为学生搭建英语学习的阶梯,努力提升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杨代洪
重庆市第一实验中学校
英语素养高,基本功扎实,语音语调优美。课堂教学活泼生动,气氛融洽,在注重知识过手的同时,还能细心观察课堂每个学生的表现,并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并带动学生积极思考,教学效果优异。
杨勤心
重庆市凤鸣山中学
创建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积极表达,善于运用学生生成作为教学资源进行纠错和深层讨论,注重核心素养的培养。
林玲
重庆市上桥中学校
教学过程中重视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落实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能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评价、及时的表扬、热情的鼓励,从而调动其积极性。
好风凭借力, 送我上青云
—重庆冯丽名师团队助力央馆教研共同体协同提升项目启动
2020年4月24日上午9:30, 借助央馆全景学习平台的东风和重庆市沙区教委信息中心和沙区进修学院信息技术专家加盟的技术支持团队的支持,重庆冯丽教研团队顺利进行了第一次网络同步教研。受众所周知的疫情影响,在集体讨论难以碰头的情况下,小组成员发扬了吃苦耐劳的精神,通过钉钉会议、腾讯会议、微信和QQ等通信工具,尽力协调时间,全员参与网络研讨。在数次讨论和反复修订后,同步教研和异步教研终于成型。
重庆冯丽教研团队第一小组学科负责人廖芳老师利用网络平台提前发布了本次同步教研的内容为人教版八年级下册Unit 5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rainstorm came? Period 1 Section A 1a-2c的听说课以及Unit 5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rainstorm came? Period 3 的语法课。4月24日上午9:30,在全景学习平台上的异步教研活动顺利举行。重庆冯丽教研团队全体成员在此时间登陆平台与对接的四个地区的老师们(分别为山西省隰县、山东省东明县、浙江省云和县、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右江区)共同参与了研讨。实现了网络集体异步备课和教研。期间,廖芳老师领衔的第一小组全体成员(王中群老师、吴勇老师、林玲老师、杨代洪老师)全程在线参与了相关课程的答疑。
在异步教研活动过程之中和之后,第一小组收获了对接地区老师们的真诚反馈和评价。相当重视这些反馈内容的第一小组成员们导出了老师们的评论和建议,逐条细看、认真梳理。并根据老师们的建议和反馈对这两节听说课和语法课进行了反思和修订,在集体讨论之后确定了这两节听说课和语法课的教学思路、教学策略、教学模式和教学步骤。相信无论是对接地区的老师们还是冯丽教研团队的成员们都在此次活动中受益匪浅。
紧接着异步教研的脚步,在异步教研的基础之上,重庆冯丽教研团队,廖芳老师领衔的第一小组于4月28日中午13:30,如期借助全景学习平台以直播形式与对接地区的老师们一起进行了同步教研活动。
来自重庆市第一实验中学的廖芳老师作为本次同步教研活动的主持人,首先详细介绍了本次听说课和语法课所在的人教版八年级下册Unit5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等内容。介绍了这两堂听说课和语法课的设计思路及学习策略的理论支撑。
接着,来自上桥中学的林玲老师对Unit 5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rainstorm came? Period 1 Section A 1a-2c的听说课进行了说课。介绍了本堂听说课的研究方向是基于教材文本重构,结合时事新闻素材,创设真实有效的语境,从而提升学生的听说技能。
之后是来自大学城第一中学的吴勇老师进行Unit 5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rainstorm came? Period 3 的语法课的说课环节。吴老师将语法的重要性、时事新闻素材的优势性两个方面相结合介绍了本堂课的教法。将较为难教、难学的语法教学融入到情境教学中,顺利解决了语法学习的障碍。
第三个环节由重庆冯丽教研团队的执行人,来自重庆市西永中学的王中群老师针对Unit 5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rainstorm came?的这两堂听说课和语法课进行了总结。她归纳了林玲老师听说课的三大亮点:1、语境创设—以主题来引领学习。2、整合教材—成为解决问题的支架。3、巧用新闻素材—升华情感目标,过渡自然。而吴勇老师的语法课亮点在于:1、在体现语法意义的语境中进行教学。2、“感知、探究、运用”的语法教学体现了《课标》对五级语法标准的要求。3、文本解读及归纳学习等方法的运用落实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最后,由来自重庆市第一实验中学的杨代洪老师主持了现场互动环节。
本次异步教研和同步教研活动得以顺利开展和完成,有赖于央馆全景学习平台提供的技术支持和保障。我们借助这样的远程平台,传递着我们的教学智慧,也期待着更多的老师在这样的平台上,分享、交流、收获和成长。正所谓: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千里崎岖不辞苦,但借东风再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