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紫云县六年级语文组教研共同体学习心得
2020-09-14 09:45:55 作者: 国发天元管理员 阅读: (294)
六年级语文组教研共同体提升学习图片及心得
统整单元 打开思维
----第一单元解读与教学建议
紫云自治县第四小学:郑锦绘
今天,我有幸听了福建许发金名师团队谢杏淑老师的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解读及教学建议《统整单元 打开思维》。通过学习,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大语文观的教学。谢老师把本单元的教学分成四个部分:一、教材内容与练习重点;二、学情分析与教学目标;三、生活情景与学习活动;四、评估标准与选择策略。
谢老师建议在教学中要抓住单元主题与语文要素两条结构来进行我们的课堂教学。六年级第一单元的语文主题是:背起行装出发吧,去触摸山川湖海的心跳。而这个单元的语文要素则是:阅读时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习作时发挥想象,把重点部分写得详细一点。这两条结构贯穿了整个单元的教学,本单元的教学都将围绕这两条要素展开,如:《草原》这课,可以引导学生从内蒙古大草原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风俗民情等内容联想开去;《丁香结》这一课则可以引导学生从北京城内外丁香花美丽姿态及丁香结生发联想;《古诗词三首》则从月底下的建德江、夏雨中的西湖以及上绕乡村的景色展开想象;在《花之歌》这课的教学中,则可以从花的视角描绘四季更替的现象引导学生想象开去;在单元习作《变形记》中,引导学生以别的事物的角度看世界,体验生活表现“变形”后的生活世界和经历。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穿插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深刻体会文中所表达的主题及课文的内容及知识,在感受人文主题的同时,得到知识的积累。
谢老师还建议,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抓住每一篇课文后的练习,把课后练习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从课后练习中抓住文章的重点,从而在练习中把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紧密结合起来,重点引导学生从课后练习中想开去,从而达到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在习作教学中,谢老师建议采用“放”的教学策略,让学生把在前四篇文章中学到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也就是展开想象,把文章的重点部分写得详细具体,这样的教学就能让学生学以致用了。
听君一堂课,胜读十年书,在今后的学习中,我将更加认真,争取学到老师的教学经验及好的教学策略,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去,让自己的学生也能享受到精彩绝伦的课堂美餐。
坝羊小学 伍波
今天我有幸走进了福建省霞浦县教师进修学校谢杏淑老师的课堂: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统整单元 打开思维》----第一单元解读与教学建议,这是一节同步教研课。听了谢老师这堂课,收获颇多,为我在这一单元的教学指明了方向。
首先,在本单元的教学中,一是要让学生在阅读中联系生活实际深入思考并展开联想和想象,还要对阅读的内容加以分析和归纳,进一步理清课文的条理和思路,从而体会课文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二是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入情入境地读课文,把自己的感情纳入到课文的人物和情节中去,从而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还要在教师重点讲解和与同学阅读感受的交流中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最后,教师还要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提示阅读思路,用圈点、勾画、批注等方法,读、思、记课文中需重点领悟的部分。如:《草原》一文在教学时一是要引导学生感受充满诗意的草原风光与民族风情,体会作者对草原的热爱和对民族团结的赞颂之情;二是在阅读中体会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并积累语言;三是走进西部,通过这一篇课文的学习,引发学生对西部了解的欲望,激起对西部探讨的兴趣。
其次,要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自主完成学习过程,通过自悟自得或交流讨论得出结论。教师可做重点指导和点拨,不要用现成的结论代替学生的思考。同时,尊重学生的理解和独特体验,允许学生有其他合理的选择。另外,教师还要教会学生质疑问难的方法,不要偏离文本与思考价值不大的问题。在阅读教学中,还要处理好正确的阅读导向和个性化解读的关系,使学生既学习阅读,又学习做人。如:《丁香结》一文在教学中要打开学生的想象,尺寸千里地由丁香花想到了吟咏丁香的诗词名句,再由花形似“结”,引发了人生体悟——“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重点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使学生从整体上感知文本的内容,培养了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有创造性地运作整体部分整体的阅读教学基本思路,引导学生有创意地阅读。以读说式的课堂交流,培养学生引经据典地解读课文、阐述见解的能力。
总之,要上一堂语文课难,要上好一堂语文课更难。经历备课转折一关的时候,所要做好的工序多而繁,要设计好精而简的导语,设计好严而松的课堂环境,还需要语文教师具备充沛地激情,要牢牢抓住学生的“心”,才能将课堂教学落于实处。
紫云县猫营小学 吴修翠
今天,我参与了教研共同体谢杏淑老师带来的“统整单元教学,打开思维”(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解读与教学建议)同步教研课的学习。谢老师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了单元解读,学习后收获不小,现把学习中的收获整理如下:
一、教材内容与练习重点
体会教材的编排意图。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教材,每个单元的编排结构都是比较独立的,大体由导语、课文、习作、语文园地组成。第一单元围绕着人文主题主题和语文要素,把单元内容和语文要素落实在了四篇课文之中,以及语文园地和习作变形记。我们在解读教材时要整体把握单元特点。
本单元人文主题是触摸自然,语文要素是:1.阅读时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从阅读方面);2.习作时发挥想象,把重点部分写得详细一些(从写作方面)。我们应紧扣单元导读页、交流平台、课后习题三个点,做到”三点一线”抓要素。从要素中不难看出编者的设计思路,为教师和学生指明了阅读和写作训练的重点:学会想象。
二、学情分析与教学目标
本单元是写景散文,写景散文的文体特点以及教学规律:由浅入深,逐步进阶。本单元的写景散文采用了情景交融的方式,“一切景语皆情语”。紧扣单元阅读要素“阅读时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想,其实是一种思维。了解了学生思维,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学情,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就能明确制定了。
三、生活情景与学习活动
单元整体教学,真正的学习活动是在特定的学习情境中发生。教材以语文要素统整单元整体,并体现学段和全套教材的整体性。“这一课”的学习任务设计,须置入“这个单元”的整体框架之中。也可以尝试打破单篇课文的界限,将几篇课文统整在一起进行“大单元整体教学”。
比如可以把《草原》《古诗三首》语文园地中的“日积月累”进行一个整合,把《丁香结》语文园地中“词句段运用”作一个整合,把《花之歌》与《变形记》作一个整合。根据单元设计思路,围绕想象策略,在落实语文要素的实施路径上体现“教——扶——放——用”的整体思路。
四、单元解读后的思考
单元整体教学,我们要有这样一根弦,一个理念:统整单元,打开思维。1.心中有全局,树立整体意识;2.加强整合,灵活处理单元各板块内容;3.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有机融合;4.注重实践,发挥教材范本功能。今天,谢老师精心设计的单元解读,为我们教学第一单元指明了方向,真心感谢名师专家的赐教分享,我将会把老师分享的先进理念和宝贵经验运用到我的教学实践中,力争使自己的课堂有一个更新的跨越。
紫云县第一小学 王尚英
今天,我有幸聆听了福建省许发金名师团队谢杏淑老师所授的课: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统整单元 打开思维》一一第一单元解读及教学建议,受益匪浅,收获颇多,对本单元的教学有了清晰的思路,明确了方向。
首先了解了教材内容及教学重点。第一单元由《草原》、《丁香结》、《古诗词三首》、《花之歌》四篇课文(课后练习)、习作变形记、语文园地几个部分组成。在教学过程中,要紧扣本单元的人文主题:“背起行装出发吧,去触摸山川湖海”和语文要素“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习作时发挥想像,把重点部分写得详细一些”进行教学,抓住关健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由所读的内容联想到相似的人、事、物,再联想到生活经验,与作者感情产生共鸣。让学生感受丰富的想象,领悟课文在写景中融入感受,由事物引出联想的表达方法。
其次,谢老师建议要制定好每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把握好重点内容的教学,设计出本单元的教学思路:教、扶、放、用。教学《草原》采取“教”的方法,做到精细讲解,启发学生由景色想开去,具体感悟到作者描写草原的景色美和蒙古族人热情好客的画面,由此想到自己的生活经历,自己与别人相聚和惜别的情景,打开学生思维,联想到更多类似的事物和场景。当学生有了深刻的体验后,在学习《丁香结》采取“扶”的方法,老师启发、点拨学生明白作者由丁香花想到丁香结,又由丁香结产生人生的感悟,面对挫折应持乐观、豁达,积极向上的精神,人生才不会平淡无味而变得有乐趣,有希望,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来说,更进一步体会了作者写作意图,给学生人生启示。接着学习《古诗词三首》采取“放”的方法,通过学生查阅的资料,借助注释,合作探究,理解诗意,引导学生想象画面,从想到的画面中,体会诗人情感,给学生更多的想象空间。最后教学《花之歌》和习作变形记采取“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阅读、思考和表达中将语文要素转化成个体的语文经验,并尝试在新的的语言环境中运用,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通过以上四个教学板块,围绕想象策略,在落实语文要素的路经上体现了“教一扶一放一用”的整体思路,处理好怎么教、怎么扶、怎么放,怎么用的问题。
在谢老师的引领下,我将把学到的教学方法运用到教学实际中,争取使课堂教学令学生喜欢而产生浓厚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成绩。
四大寨民族小学
今天,学习聆听了福建许发金名师团队谢杏淑老师的统编小学语言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解读及教学建议《统整单元 打开思维》。谢老师的讲座分四块组成:一、教材内容与练习重点;二、学情分析与教学目标;三、生活情景与学习活动;四、评估标准与选择策略。通过学习,让我深深地感受到怎样在大语文观备课和教学。就今天的学习。我谈谈我的点点收获:
- 明单元“人文主题”:在本单元的“语文主题”是“让学生在阅读中想开去”这是阅读教学的较高要求。要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深入思考并展开联想和想象,还要对内容加以分析和归纳,理清课文的条理和思路,从而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让我们和作者进行一次素味蒙面去心心相印的沟通与交流。
- 会联系生活读书:古今的经典之作都是源于自然高与生活的艺术,只有接地气才能成为千古绝唱。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入情入境地读课文,把自己的感情纳入到课文的人物和情节中去。在阅读中呼唤自然,感受生活。从而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还要在教师重点讲解和与同学阅读感受的交流中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教给孩子的阅读策略。只有恰当的教法,才会让学生高效阅读,快速吸收。学习写阅读提示,理清阅读思路,用圈点、勾画、批注等方法,读、思、记课文中需重点领悟的部分。
- 回顾“语文主题”和“语文要素”。课堂教学中,抓住每一篇课文后的练习,以问题为导向进行教学,把课后练习融入到课堂教学中,用文章的重点解决问题。始终紧扣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不让目标偏移,重点失衡。在习作教学中,谢老师建议要会使用“教、扶、放、”的教学策略,让学生真正的放开手去想,去创作。
总之,每次学习,都是一次难得的提高机会,我会不断学习,武装自己。
2020年9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