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源小学语文教研共同体教研9月份活动简报
2020-10-02 10:55:52 作者: 国发天元管理员 阅读: (413)
乳源小学语文教研共同体教研9月份活动简报
2020年9月,乳源瑶族自治县语文三至六年级的教研共同体成员参加了中央电教馆举办的教研共同体的异步、同步教研活动。
乳源瑶族自治县三年级语文教研共同体成员们参加了中央电教馆举办的教研共同体的活动。主题活动是观看盛晴老师的示范课《花的学校》和徐蕾老师的示范课《秋天的雨》。这两位老师的课堂教学风格,她们的教育教学理念,深深地震撼着我们,听了这两节课,我们受益匪浅,收获良多。
-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把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摆在首位。“学贵有疑”,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必然前提,能抓住要点,抓住关键提问,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这种能力对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在《花的学校》的教学中,盛老师强调“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她在字、词、句的讲解和评析中逐渐过渡,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语言积累的意识,引导学生根据学习提示,自主学习,细读文本,解决疑问,并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情感体验,结合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
二、《秋天的雨》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徐蕾老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文章的语言文字,引导学生品味课文,使学生在优美的语言文字中受到美的熏陶,体会秋天的美好。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要让他们真正通过读文,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他们在生活中对秋天的切身感受,因此,徐老师通过创设情境“我们一起去秋游”,导入新课,让学生通过欣赏图片观察秋天的景物,让学生增加对秋天的感性认识。在教学中,徐老师重点抓住本单元语文要素“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以“五彩缤纷”、“勾住”等重点词语为突破口,巧妙地把预设和生成融为一体,通过多种方式,教会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借助近义词等来学习和理解词语,让学生语文素养真正地落地生根。整节课徐老师紧紧抓住文本,让学生从字词中,语句中感受秋天的美,让学生品味语言文字的同时,适时地进行语言训练和学法的指导,“授之以渔”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三年级教研共同体成员学习现场)
四年级教研主题是《关注学习经历,提升审美的鉴赏与创造》。在本单元中,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重点:即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和创造能力。在这一单元中,对学生审美鉴赏和创造能力的提升应该融于具体的文章当中。如本单元第10课《爬山虎的脚》和《蟋蟀的住宅》,这两篇课文就是最典型的代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的细致描写和准确用词,深入研读课文中的关键字词和句段,进而体会其细致描写和准确用词的好处。在课文《爬山虎的脚》这一篇课文中,作者对爬山虎的颜色进行了非常细致的描写,如“嫩红、嫩绿、绿得新鲜”等词,就很直观细致地写出了作者连续的观察。
通过本次学习,四年级教研组共同体的成员们更加深刻认识到了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是缓慢而艰辛的,需要师生共同努力,付出大量心血去完成。授课教师没有局限于简单生硬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在教学过程中还不断进行创新,丰富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及方式,注重形成立体化的语文课堂教学,切实为学生语文学习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让课堂真正发生,让学生各方面得到成长。
(四年级教研共同体成员学习现场)
五年级语文共同体团队成员在本月学习了两个内容:山西省梁涛名师团队王卿老师《万物有灵,借物抒情》一一统编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解读和郭佳老师《改进阅读方法,提高阅读速度》一一统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建议。
王老师从人文主题、语文素养、教学设计和反思提升四个方面进行单元剖析,并给我们提供了单元习作评价表以及每课的教学目标和语文素养目录,真可谓用心良苦。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突出两个字:物与情。通过对喜爱的物品的描写,表达自己的独特感情,这是本单元的语文素养所在,这要求老师通过教学提升学生思维能力,与单元习作“我的心爱之物”相结合,指导学生学习作者借物抒情的写作方法,写出真情实感。
郭老师通过单元教材解读,使用教材建议和单元教学举例三个方面给我们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本单元提出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一是读的时候集中注意力,遇到不懂的词语不要停下来,不要回读;二是尽量连词成句的读,不要一个字一个字的读是指从视觉信息的积极获取方面有意识训练扩大视域,促进连词成句的读,从而提高阅读速度;三是借助关键词句,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记下所用的时间,指的是将从文章题目开始的期待与对文章思路的快速发现相结合,借助文章结构特点,抓关键词句,快速提取文章信息,从而提高阅读速度。在单元教学举例环节中,郭老师举了《将相和》的例子,分三步将二者进行有机的融合:一是利用策略助内容整体感知;二是运用策略促人物形象的建立;三是使用策略明文本结构特点。整个环节循序渐进,层层递进,给我们阅读策略单元的教学指明了方向。
(五年级教研共同体成员学习现场)
六年级本月的教研活动主题有两个:一是《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统整单元 打开思维”——第一单元解读与教学建议》;二是《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备课指要》。
谢老师在讲授《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统整单元 打开思维”——第一单元解读与教学建议》紧抓第一单元的主题和语文要素进行对本单元进行解读并提出了主要提出了以下教学建议:
一.鼓励学生以别的事物的角度看世界、体验生活,体现“变形”后的生活世界和经历;同时,还强调阅读中要注意发挥想象,体会作者的感情。
二.教学时必须体现美的规律,抓住审美意象来体会作者如何以“景语”来表现“情语”的。
三.在落实语文要素的实施路径体现“教—扶—放—用”,处理好怎么教,怎么扶,怎么放,怎么用的问题。
我县语文六年级的教研共同体成员在学习后纷纷交流了自己学习经验,吴老师最大的收获是懂得了如何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展开想象,理解文章表达的情感;丘老师则表示今后会把情景化教学确实落实的日常教学当中......
许发金老师在讲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备课指要》时对第二单元的主题和语文要素进行定位和分析,他在分析中提到以下几点:
一.先行条件分析
规则的学习以概念的学习为先决条件。他指明“点”要突出重点,“面”要顾及全局,点面结合既有整体,又有局部,就能表现出人事景物真切的形象状态,将思想感情准确的表现出来。
二.起点能力分析
六年级学生初步具备两个起点能力,一是用一段话把某一个事物概括地写下来;二是能清楚具体的写出一个人的语言与行为表现。教学时,教师只要激活学生这两个起点能力,就能完成“点”与“面”的理解。
三.学习结果类型分析
许老师提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的概念,指出点面结合的写法难以自动化,运用时始终需要意识控制,属于策略性知识范畴。
另外,他还指出在单元范本范本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树立整体教学观;二是基于单元整体的教学时段划分:教—扶—放—用。
学习过后,六年级语文的教研共同体成员收获颇丰,不但对第二单元知识有了更精准的认知,而且初步掌握了单元知识的共性辨别与教学运用方法。他们表示会把所学所得运用到实际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