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威县小数名师团队参加全景教育学习平台教研活动纪实(第十七期)

——记威县小数名师团队参加全景教育学习平台教研活动纪实(第十七期)

2020-10-19 16:54:37    作者: 国发天元管理员    阅读: (322)

线上教研促成长,凝心聚力谋新篇

——记威县小数名师团队参加全景教育学习平台教研活动纪实第十七期

教研共同体提供的全景教育学习平台,以一种近距离的研修方式,让老师们能与专家对话,与名师面对面的交流。经过平台的专家名师几个月的引领,威县教研团队的的老师们在不知不觉间对教材单元分析及教学质量方面皆获得了提升。

在2020年10月13日-16日,威县小学数学教研团队全体成员继续走进全景教育学习平台,又一次感受了名师们的风采,体会了教研的魅力。在本周分别学习了六年级上册(2014年7月第1版)《深度学习,聚焦本质——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百分数》的整体解读与教学建议》;四年级上册(2014年7月第1版)主题讲座:运算教学的长效性—以四年级教学为例;六年级上册(2014年7月第1版)《观察的范围》;六年级上册(2014年7月第1版)《天安门广场》;五年级上册单元导读及备课分析(第四单元);四年级上册(2014年7月第1版)第二单元教材分析与建议;三年级上册(2014年7月第1版)专题讲座:关注素养,算出能力。

10月13日,同步教研《深度学习,聚焦本质——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百

分数》。广东省姚铁龙名师团队的谭春兰老师主讲。谭老师首先对深度学习进行了诠释,然后对百分数单元的编写是怎样促进深度学习的进行了细细的解释。首先本单元的核心内容进行了整理:每一课时的核心内容分别是什么,分别又怎么体现到百分数的五个模块之中,然后总结出本单元的三个核心学习内容;然后解释了本单元的思维框架;最后讲解了课例编写是怎样促进深度学习的。如教材每一课时的具体内容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每一课时每个环节又是怎么进行深度学习的过程,并提出三个深度学习的建议:读懂教材,研究学情,挖掘深度学习点。让老师们对深度学习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10月14日,由广东省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小学数学教研员陈晓燕老师讲解的的研究主题:体验随机感悟规律,对五年级上册“可能性”单元的备课分析。陈老师从可能性相关背景的知识、单元内容及备课分析、教学建议三大方面进行了阐述。首先陈老师以老师们在可能性单元中遇到的困难引入,与老师们交流互动过程中,激发了老师们进行深度学习的欲望。首先可能性相关的背景知识:从数据分析观念的解释、课程标准对可能性单元的具体要求、又对概率进行了多方面多维度的分析;第二方面,单元内容及备课分析:分别对本单元的课时内容、单元目标、教材具体内容是如何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以及教材每课时的编写思路等方面进行了细细的阐述;教学建议方面:对可能性的单元建议和要求老师们要围绕着教学内容的核心,让学生体验随机性,感悟统计的规律性来进行本单元的教学。为威县小数团队的教师们对教材如何进行单元分析指明了方向。

10月15日,由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郝俊颖老师进行四年级上册第2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的单元分析。郝老师从系统了解教学内容,明确地位作用、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教学建议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对于教学内容方面:明确了它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的图形测量的内容,郝老师先对测量进行了解释,并提出了度量的本质:是将事物的某些属性标准化,通过测量赋予事物的一个量值,从而可以比较同一纬度上的事物。并提出学习较大面积单位时,依然要把握度量的本质,帮助学生建立好较大面积单位的表象,通过面积单位的累加描述平面图形的大小,逐渐构建完整的面积单位体系;学情分析:郝老师指出,学生对较大面积单位的需求不强,对公顷的大小感知不深刻,公顷与平方米之间的进率理解欠到位,而这些问题正是我们教学中出现的普遍的问题。根据学情分析,郝老师提出了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最后郝老师对本单元的学习提出了教学建议:首先从生活问题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经验,激发学生的方法意识;最后设计有效的实践活动来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并诠释了本单元每课时、每个环节的学习是如何来实现这个构建预设的。几位老师从不同角度对教材单元的分析,丰富了威县小学数学教师的分析思路和策略。

10月16日,由北京市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的孙海燕老师以三年级的教学为例,讲解了对运算教学的长效性研究。首先孙老师对什么是有效性进行了诠释:有效不只是指我们认为的课堂容量大、是考试成绩好,还包括对学生的长效的效果,即对学生的长期的发展的有效。对于运算能力,孙老师从课程目标的要求、学生运算能力的现状提出了:怎样提升数的运算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即借助直观手段,掌握算理算法、拉长运算过程,感悟推理思想、关注问题解决,建立运算模型,并以三年级的运算教学单元为例,对如何实现这三个教学核心问题进行了具体的而细致的诠释;然后从在数的运算教学设计中要关注的其他因素,如了让学生掌握运算方面的一些常用的数据、加强基本口算练习要有针对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等使运算教学能更加有效;最后对老师们提出了一些建议:转变观念,从重视结果走向重视运算的能力、重视追因,从机械训练转向针对练习、着眼发展,从运算技能走向核心素养。鼓励老师们继续认真钻研,使学生获得长效与短效的整体教学效果。

本次学习活动,使威县小学数学教研团队的每位教师对教材分析和课堂教学的研究都有了一个新的提升。我们的教师们定当会把握机会,汲取知识,学习专家及名师们的经验和智慧,同时为了小学数学教育、为了孩子而献出自己的光和热。

 

威县教师学习掠影学习心得

 

威县第一小学 贺慧君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观察、比较一些照片,能够识别和判断拍摄地点与照片的对应关系,通过观察连续拍摄到的一组照片,能够判断照片拍摄的前后顺序。通过上述观察、想象、判断与推理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本节课教材呈现了“天安门广场”的一组照片,根据照片中建筑物的位置与形状,确定其中的一些照片拍摄的地点,但由于学生对天安门广场不太熟悉,又没有身临其境观察的机会,让学生根据不熟悉的场所拍照片来进行判断比较困难,因此在教学设计上,首先利用实物,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判断不同角度拍摄的照片,减缓知识的难度和坡度,同时把本节课的重点从观察、判断与推理等活动中揭示出来。随后天安门广场和试一试的两道题巩固了这节课的重点。接下来的一组游览活动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教学时我创设了模拟的情境,利用摄相头观察小船游览的路线,分析景物与画面的对应关系,判断画面的先后顺序。这样很巧妙的解决了难点。

其次,在课堂上,更重视“学会方法比知道答案更重要”这一新的教学价值观,构建了新的教学模式。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整节课孩子们在参与数学活动过程中观察、思考、判断、交流和探索。根据自己的经验,感悟出站在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图像是不一样的,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学生逐步学会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及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掌握观察方法。同时,在这个充满体验和自主探究的过程中重视学生能力、自尊心、学习兴趣、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用激励性的语言、有趣的活动、恰到好处的评价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品尝着收获的喜悦。

由于本课的学习贴近生活实际,所以本课在设计时尽量注意如课前导入的环节,学生耳熟能详的诗就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兴奋活跃的气氛中,了解物体的形状与观察的角度有关,为下面教学做好了铺垫,体现了数学的价值。

 

威县小数教研团队尝试研究应用

 

经过几个月在全景教育平台的学习,威县小数教研团队的老师们对数学深度学习以及单元分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团队部分成员开始对冀教版小学数学所有单册教材尝试进行了单元整体分析,并整理出了一些资料成果:

         (姜永春、申志伟老师对三年级下册《面积》单元进行的分析)

威县小数团队成员对数学教材单元分析的研究工作虽然只是初步的尝试,但相信在全景教育学习平台专家、名师们的指导下,威县教育局领导的支持和爱护下,威县的小学数学教育工作必能走得更高、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