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不是为了花落,而是为了灿烂 ---东乡片区研讨会的交流发言稿

花开不是为了花落,而是为了灿烂 ---东乡片区研讨会的交流发言稿

2021-04-13 10:13:16    作者: 国发天元管理员    阅读: (224)

花开不是为了花落,而是为了灿烂

---东乡片区研讨会的交流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我是羊角学校的教师王美英,2020年9月开始,有幸参加了“教研共同体协同提升项目”中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研与学习,非常高兴有机会在这里汇报我的学习感悟,有不到之处,敬请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

 

       今天我和大家交流的题目是“花开不是为了花落,而是为了灿烂”,我把这段话送给大家也作为我交流发言的开始。

  接下来我从四方面和大家交流:项目成员的介绍,日常的做法,工作的推进,收获和感悟。首先来介绍我们的成员。我们小组的成员共五人,我是本组的组长,二中的高彦书,韩爱琴老师,她们都是很有影响力的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来自下庄学校充满活力的年轻教师孙国靖,以及年轻有为踏实努力的桐峪学校的时海霞,是她们不断的鞭策我向最好的状态努力!

       我们知道“项目”以学科单元为教研单位,重点突出课与课之间的联系,强调学科教学的连续性,整体教学质量的评价。以同步单元教研为基础,通过异步、同步教研,示范课等形式,提升教学效果。
  所以在日常的项目活动中我们积极参加,并交流自己的心得体会,反复研讨,做简报,做总结,继续指导我们以后的教学!

     这是我们小组的一些做法,那我们羊角学校是如何做的呢?我们中学,教师十八个人,在四十岁以上的人只有四人,大部分都是不足三十的教师,教师队伍的年轻化固然带来了朝气和活力,但也意味着教学经验的严重不足,教研共同体项目真的是及时雨,救命符,指明了方向,指点了迷津。为了更好的乘此东风,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我们学校相继做了大量的工作!

       比如从宏远、二中、思源等校,请进名师为我们“输血”

 

     以本校项目教师为引领,开展了一系列的校本研讨活动,加强自身的“造血”功能。

    

 

    最后我谈谈自己的收获,谈到收获每位参加共同体的教师都能说出一堆一堆的收获,教学技能的提高,专业知识的增长,教学手段的多样化等等,可以说都是收获满满。但是我们常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人格的魅力!
  我们每位老师看到的这个团队给我带来的精彩的示范课,可是你真的了解这背后的付出吗?我所带的班级有幸成为了江苏省王常亮名是团队的样本班级,所以有机会更多的接触到了幕后的工作。就拿今年来说,二月二十二是正月初九吧,我们还在享受轻松快乐假期的时候,这些人就开始为今年的项目活动行动起来了。

     

对于我们而言,左权县教研共同体项目的负责人精心细致的安排,电教负责人王建光老师的耐心陪伴,让我看们到的是责任与奉献!王常亮教授和仲伟松老师对文本精细的分析,教材结构体系的精准把握,许玲老师、刘玲老师等老师异彩纷呈的课堂,让我们看到的是教育的本真!教研团队成员的一次次培训,一张张简报,让我们看到的是执着和希望。

 

  也许很多人在做项目活动的时候是在应付,甚至连项目的初衷也忘记了,看过项目手册的人还记得这句话吗?为落实国家教育扶贫战略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精神,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协助老少边穷地区、资源短缺地区基层学校解决现实工作的重难点,实现“输血+造血”的教育扶贫,促进办好每一所学校,帮助每一位学生适应信息时代的全面发展。

         所以这是扶贫,是大爱,是无私的奉献!是你们让我们懂得了静心读书,精心教书,潜心教研,爱心育人!是你们让我们懂得了守初心担使命的真谛,是你们让我们守着教育的一方净土,静待花开!所以我认为我们要学习的是项目团队的这种精神,她们的情怀于不为功利付出,她们一心为教育负责的态度,她们为教育献身的品格!

 

        所以停下我们的脚步等一等拉下的灵魂,最后我用这段话来结束我的交流:


你听到过在宁静的深夜柳枝吐出新芽时喜悦的声音吗?你听到过在濛濛细雨中庄稼破土而出时努力的声音吗?你听到过在缕缕清风中黄叶落地时幸福的声音吗?你听到过在银装素裹的世界里雪花漫天飞舞时欣喜的声音吗?我们听到过,因为教师世界是宁静的,教师的心里始终守着一方净土,让我们时时听到自己心灵之花绽放的声音!花开不是为了花落 而是为了灿烂----赴一场教研,花开满园,让我们为建设“清凉夏都,红色左权”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