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九年级英语冯丽名师团队简报第14期

重庆九年级英语冯丽名师团队简报第14期

2021-05-19 10:19:08    作者: 国发天元管理员    阅读: (224)

重庆冯丽名师团队(九年级英语)

简 报

14期

(2021年511日)

聚焦专题求突破 联动教研共提升

——重庆冯丽名师团队与县域教研团队携手教研教学活动记

 

三年磨一剑,显功在中考。我们盼望着六月“硕果累累”,为了实现这份期盼,冯丽名师团队未雨绸缪、紧锣密鼓,一步一个脚印扎实推进单元整合的中考题型项目化研究与实施。2021年4月30日和5月6日,冯丽名师团队分别开展了以“中考阅读理解-语篇主旨大意解题策略”为主题的异步教研、同步教研和示范课,旨在探讨阅读理解的复习教学模式和备考策略,实现资源共享和跨域协同提升,帮助广大老师找到阅读理解专题复习的最佳途径,从而提高中考复习效率。
 

 

破题起势 明确方向 

春至花如锦,夏近叶成帷。2021年4月30日,冯丽名师团队开展了以“从语篇主旨大意分析中考阅读理解”为主题的异步教研。重庆市大学城第一中学校的吴勇老师从主旨大意的选题背景、命题解析、解题方法、教学建议等四个方面分享了中考英语阅读理解之主旨大意题型的命题思路与答题技巧。
 

 

1、选题背景

《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义务教育阶段英语教学的总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全国各地都依据《课标》对当地的中考英语测试命题进行了规范和调整。其英语命题的整体思路是:体现新课程理念,落实三维目标的要求,以《课标》为基准,以学科的重点内容为核心,对知识和技能进行考查;同时,适度加强对过程与方法的考查,并渗透对情感态度价值的考查。因此,在阅读理解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阅读理解所占权重较大。

《课标》规定初中学生应当具备相应的阅读技能,其中,五级阅读目标指出,学生要能读懂相应水平的读物和报刊杂志,克服生词障碍,找出文章中的主题。因此,培养学生获取主旨大意技巧,不仅对中考分数有所提升,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推理判断等思维品质。

2、命题解析

唯有运筹帷幄之中,方能决胜千里之外。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是中学英语教学新课程标准一个主要的教学目标,阅读理解题是中考分值中最大的一类题。俗话说:“得阅读者得英语”,所以做好英语阅读理解题是英语中考成功的关键。主旨大意题,则是中考阅读理解中常考题型之一,要求学生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高度概括和总结,属于高难度题。主旨大意题主要是测试考生对一篇文章或一个段落的深层理解程度以及在速读中准确把握文章主旨大意的能力,一般以总结段落大意、概括文章主旨大意以及归纳文章标题的命题形式出现。常见设问方式如下:
 

 

题目的正确选项具有这样的特征:它能全面概括和总结文章,且表达精准,不会改变语言表意的程度及色彩。相对于正确选项,错误选项或干扰项往往缺乏“全面性”和“概括性”,内容过宽或过窄,只是对某些段落的概括而非全文,或者和文章毫无关联,还有些选项也对文章进行了较全面的概括但含有错误信息,这些选项都应该排除。

3. 解题方法

要想准确地获得主旨大意,达到对篇章的深入理解,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答题策略。对于此类试题,解题的基本思路是通过略读捕捉文中的关键词和主题句,把握文章的篇章结构,然后根据文章的框架分析作者行文过程中的材料取舍、详略安排和上下文的逻辑关系,从而弄清楚作者的思路和意图,梳理出文章的主体脉络,最终归纳出主旨大意。
 

 

首先,找准主题句是关键定位主题句主要有以下四种方式:1)正三角形:即中心主题句出现在文首。作者开门见山,提出主题,随之用细节来支撑或发展主题句所表达的主题思想。2)倒三角形:即主题句出现在文尾。作者在表述细节后,归纳要点、印象、结论、建议或结果,以概括主题。3)圆形:即首尾呼应。作者先提出主题,结尾时再次点出主题,后面的表述往往有引申或发展的意味。4)正方形:即中心主题句隐含在全文之中,没有明确的主题句。在这种情况下,注意文章的主要内容和选项之间的区别,也就是说能涵盖文章的全部或主要内容的选项才是正确答案。

其次,任何一篇文章都是围绕某个特定的主题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展开的,因此当文章无明显主题句时,则可以利用文本结构关联词高频词来概括主旨大意。阅读时要特别注意“首尾兼顾”,因为它们往往体现主旨要义,并且我们可以利用这些信息迅速提炼文章的结构框架,在文本结构下概括主旨大意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同时,在阅读文段的过程中,应该有意识的划出关键的词语或者句子,主旨题都有它要表达的重点,只要能找到关联词,知晓关联词的作用,如转折后或者递进后的内容是作者想要表达的重点,就可以快速地锁定正确答案。而有的文章最明显的特点是有一个反复出现的中心词,即高频词,抓住了它,也就抓住了文章的中心。

4. 教学建议

教材既是教师实施阅读教学的主要材料,也是学生输入语言知识和发展语言能力的主要来源和渠道,因此基于教材文本解读的阅读课非常重要。想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教师应深度解读文本,并根据文本特点巧妙设计阅读任务,不仅要学生进一步熟悉课文、深入理解文本,而且能自然地引发学生更深层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真正达到英语阅读教学的目的。

同时,教师应该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给予耐心的教导和适当的引导。只有当语言学习者掌握了较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他们才能在阅读过程中由被动地接受信息转变为学生主动获取信息,才能在阅读时克服障碍,准确获得主旨大意。

博采众长 优化策略

肖伯纳曾说: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我们相互交流思想,每个人就有了两种思想。英语阅读理解专题复习如何才能达到预期的复习效果?吴勇老师在异步教研中给老师们提出了三个问题供大家交流探讨,老师们纷纷在评论区分享感悟,交流心得。

 

在5月6日的同步教研中,吴勇老师就老师们在异步教研中提出的疑惑和建议进行了反馈与展示。针对于如何对学生阅读解题技巧进行有效指导这一问题,吴勇老师表示,教师在基于文本解读的阅读课活动设计时,应该要有清晰的定位。交流是英语的核心功能,但并不是唯一功能。教师在让学生掌握一种工具语言的同时,还应深挖作为语言载体的文章中训练学生思维的功能,深挖文章中渗透的关于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从而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次的设问和提问,所设置的阅读问题基于难度低于或等于该生基础水平但又有挑战性。此外有分层提问就有分层评价,从学生有没有收获、有多少收获、甚至参与度等方面来进行评价,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要大量阅读必须拥有大量的词汇,要拥有大量的词汇必须大量阅读。这两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有限的词汇量极大地阻碍着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因此,除需要提高阅读能力外,平时的阅读教学也必须重视词汇教学。如何在阅读理解练习中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呢?老师们依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分享了不同的实践做法,其中包括在课堂预习、学习词汇的基础上,在不分散阅读中心的前提下,课堂中适当进行词汇教学,指导学生学会构词法;通过背诵生词扩大词汇量;在平时的教学中增加绘本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指导学生利用上下文语境猜测生词词义,扫清阅读中的生词障碍等等。

总之,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是中学英语学习的重要任务,也是中考要求的重要内容。中考阅读理解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语篇阅读能力、分析和判断力,要求学生能较快地通过阅读理解短文大意,获取其中的主要信息,能做出正确判断。只有当语言学习者掌握了较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他们才能在阅读过程中主动而非被动地获取信息。

  • 示范课堂 引领提升

2021年5月6日下午,冯丽名师团队开展了“中考阅读理解-语篇主旨大意解题策略实践与运用”示范课,由重庆市上桥中学校的林玲老师授课,授课对象为河北省青龙县逸夫中学样本班级的同学们。本节课聚焦于主旨大意题的微技能指导——Reading for the main idea & the best title,通过对各省市中考真题中主旨大意题的分析训练,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主旨大意解题技巧,最后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总结此类题型的解题模板。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中考阅读理解中主旨大意题的命题方式、解题思路和备考策略,同时揭开主旨大意题的神秘面纱,从而树立解答此类题型的信心。该课讲练结合,通过任务和问题驱动,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式的深度学习,指向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 。
 

 

课前,林玲老师大量阅读各省市中考英语真题,大量搜集含有主旨大意题的语篇,并分析总结此类题型的设问方式和解题策略。随后,精心挑选语段及语篇,旨在为学生提供更具有针对性的策略指导。课堂上,林老师引导学生阅读主旨大意题的题目,总结出主旨大意题主要考察段落大意、文章主旨和标题概括三个方面的内容;通过讲解、分析各省市真题,最终将解答主旨大意题的策略归纳为FAST:通过捕捉文章中的高频词(Frequently-used words)选择合适的标题;

通过关注语篇中的关联词(Associated words)、文本结构(Structure of the text)来归纳文章主旨;通过寻找语段的主题句(Topic sentence),总结出段落主题句的位置及主题句的特点。

 

 

主旨句(Topic sentence):获取段落大意最有效的办法是找出主题句。一篇文章(或一段文章)通常都是围绕一个中心意思展开的,而这个中心意思往往由一个句子来概括。这个能概括文章或段落中心意思的句子叫做主题句。因此,理解一个段落或一篇文章的中心意思首先要学会寻找主题句。主题句通常是一段的第一句或末尾一句,偶尔在一段中间。我们在阅读非故事性文章的时候,主题句尤为明显,有的文章无明显的主题句时,主题句则隐含在段意之中。

关联词(Associated words):句子与句子之间依靠关联词连接,因此关联词就是句群逻辑思维的体现,对关联词的关注就是对逻辑思维的关注。首先,我们要明确关联词体现的逻辑关系有并列、递进、选择、因果、假设、条件、目的等。段落中出现表示转折的词(如however, but)时,其后的句子应该是主题句;段尾表示总结或结论的词语(如therefore,in short)后面的句子就是主题句。基于关联词的逻辑判断,可以快速抓取作者观点,简化文本内容,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文本结构(Structure of the text):要准确概括段落大意,就要弄清该段的结构。中考阅读理解中的语篇结构严谨,不同体裁、不同写作意图的语篇结构迥异。根据语篇结构可了解叙述的过程、说明的用途、议论的主题等,从而正确地确定标题及语篇大意。文章大意题和段落大意题一样,要先找主题句。如果语篇是“总——分”结构,主题句就在首段;如果是“分——总”结构,主题句就在尾段。首段出现对该问题的回答就是主题句;首段出现具体例子或假设时,其后的句子有可能是主题句;也有些段落没有明确主题句,这就要求考生要结合全段意思来归纳大意。

高频词(Frequently-used words):文章中反复出现的、与主题有关的实词就是高频词,也称为关键词,反复强调的观点就是主旨;需要注意的是,为了避免同一词的过多重复,文章有时会使用这个词的同义词、近义词或代词指代。抓住这些高频词,也就抓住了文章的中心。
 

习得解题策略后,学生将进行阅读操练,先自行阅读选出答案,再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讨论,检测他们对本节课学到的阅读策略的运用。在学生反馈的过程中,林老师重点关注学生的解题思路,追问学生理由、依据、原因,强化学生表达能力和思维品质的培养。 学生在练习中总结,在总结中巩固,由单一片段到整篇文本,从易到难,很好地掌握了阅读技巧,提高了阅读能力。

本节课阅读策略的梳理为学生进行阅读练习搭建足够的脚手架,整个课堂教学目标明确,过渡自然,针对性强,教学层层深入,学生活动丰富,很好地实现了知识的迁移与输出,充分体现了对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的重视和培养。整节课既是学生学习新知的探索过程,也是学生展示自我、享受课堂的过程。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是中学英语教学新课程标准一个主要的教学目标,阅读理解题是中考分值中最大的一类题。俗话说:“得阅读者得英语,得英语者得中考。”
所以做好英语阅读理解题是英语中考成功的关键。然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必定不能一蹴而就,更需要我们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对文本进行深度解读,赋予教材新的生命与情感的体验,阅读教学才会更加立体,更加多元,更加综合,从而走向思维品质培养的深层教学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