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明县武胜桥镇初级中学 英语教研共同体活动 简 报
2021-10-21 09:52:45 作者: 国发天元管理员 阅读: (227)
东明县武胜桥镇初级中学
英语教研共同体活动
简 报
(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第5期)
2021年9月30日
本周计划: 英语教研共同体教学安排如下:
学习记实:
根据“教研共同体协同提升项目”名师教研团队远程培训安排,本周英语组教研共同体全体全员老师。认真完成了此次教研活动。学习记录如下:
一.教研共同体协同提升,尚秋亮老师的学习心得
本次我学习了上海市嘉定区杨蓉洁老师初二下册的一节课。
课题是八年级下第六单元听说主题研讨课Unit6 An old man tried to move the mountains.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听说技巧以及复述课文的技巧、难点是抓住关键信息复述文本。杨老师把本节课分为四个部分:preparation 、presentation 、practice、production。在preparation阶段学生看主题图,讲述四个故事。在presentation阶段先让学生进行听力选择相应的故事。再听听力填空。在practice阶段 学生就四个故事进行复述。在presentation(2)阶段学生先观察主题图,描述图片,然后听听力 选择单词。最后复述故事。在production环节,杨老师向学生展示了High-5讲述故事的方法。给学生一些框架。并给出复述文章的标准。关于复述文本,杨老师给了我们很好的示范。复述课文不是从头到尾的背诵,而是把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归纳、概括和总结后,运用文章所学的词汇和语法等把文章表达出来。在英语课堂教学中, 复述课文是非常重要的。它能提高学生们的口语和写作等方面的能力。复述课文不仅可以帮助教师了解课文教学的效果,还可以为学生提供锻炼口语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机会,这既有助于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又能帮助他们复习和巩固所学的知识。
二 .教研共同体协同提升,王玉林老师的学习心得
八年级Unit2 I’ll help clean up the city parks.第一课时运用动词词组围绕“volunteer”展开话题,前半部分围绕“ways of offering people”,后半部分围绕“ways of telling people about the Clean-Up Day ”。在熟悉和操练各个动词词组的基础上通过各种各样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陶琦老师把整节课分为三个部分,听前,听中,听后。听前通过观看视频,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志愿者,怎样做志愿者。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学生能做些什么。为学生的听力做准备。听前学生观看课文主题图,猜猜图中的 学生能做那些事情,然后阅读1a 并划出关键词。在听中,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并根据相关信息对即将听到的听力话题进行预测。然后通过排序,填空 选择和回答问题等活动帮助学生提取关键信息并加深对听力材料理解的同时训练学生听力的微技能。再读后环节 ,首先让学生模仿跟读,训练语音语调。然后学生角色扮演,用目标语言谈论如何帮助别人。最后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体会帮助他人的快乐。陶琦老师的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陶琦老师在有效的45分钟时间内,设计灵活新颖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自然地学会和运用所学知识,并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
三.教研共同体协同提升,牛德礼老师的学习心得
学习心得:今天学习了重庆第一中学沈文丽老师初中英语整体复习计划探讨,受益匪浅,
内容:七、八、九年级共五册英语教材的初步复习工作,单词第一次全面复背。
工作安排:七年级两周,八年级两周,九年级三周。
复习方法:教师辅导——学生强化记忆与训练,以课本为中心, 关注重点词汇,词语, 语境,
指导思想:针对学生对已学基础知识部分已遗忘的共性,本着“依纲靠本”和“温故知新”的原则,要求学生一步一个脚印,使学生从零散知识的学习自然过渡到知识的系统归纳上,使基础知识更加条理化,扎扎实实搞好基础知识的复习。
在教材整体处理及时间分配上,3月25日开始总复习,先七年级开始,七年级上下册各两次,八年级开始每两单元一个课时,根据复习期末复习提纲,让学生对照着去复习。同时在课上再按时态等把语法总结复习一下,再针对学生的一些薄弱知识编写一些练习给学生加以练习。复习初步计划24个课时,刚好在一个月内完成。
四.教研共同体协同提升,冷元元老师的学习心得
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是Unit4 I used to be afraid the dark。这是一节阅读研讨课。阅读技巧一定要掌握。包括速读全文,了解大意知主题。阅读能力一般指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两个方面。阅读速度是阅读最基本的能力。学生必须在十分有限的时间内运用略读、扫读、跳读等技巧快速阅读,搜寻关键词、主题句,捕捉时空、顺序、情节、人物、观点,并且理清文章脉络,把握语篇实质。
抓主题句是快速掌握文章大意的主要方法。主题句一般出现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 主题句往往对全文起提示、启迪、概括、归纳之作用,主旨大意题,归纳概括题,中心思想题往往直接可从主题句中找到答案。
2.看题干,带着问题读文章
首先要掌握问题的类型,客观信息题可以从文章中直接找到答案;而主观判断题考查的是对文章的感情基调等,这类题必须经过对作者的态度、意图以及对整篇文章进行深一层的推理等。其次,了解试题题干以及各个选项所包含的信息,然后有针对性地对文章进行扫读,对有关信息进行快速定位。此法加强了阅读的针对性,提高了做题的准确率。
3.逻辑推理,做好深层理解题
在实际阅读中,有时作者并未把意图说出来,阅读者要根据字面意思,通过语篇逻辑关系,研究细节的暗示,推敲作者的态度,理解文章的寓义。要求读者对文字的表面信息进行分析、挖掘和逻辑推理,不能就事论事,以偏概全。
五.教研共同体协同提升,李明慧老师的学习心得
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是Unit4 I used to be afraid the dark。这是一节阅读研讨课。阅读技巧一定要掌握。包括速读全文,了解大意,以下是我的学习心得:
一、选好合适的阅读材料。
1、长短适中。课堂教学必须要考虑时间。文章太长,当堂课不能完成,课堂任务单调,学生容易倦怠。一般初一的学生限制在50词左右,初二200词左右,初三的 300词左右。2、难易适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可高估学生的水平,太难会挫伤学生学习英语的锐气和积极性。3、可阅读性。文章要贴近现实,符合学生的爱好。要有趣味性、科学性、知识性,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二、掌握关键词,抓住中心意思。
1、默读一遍,回答浅层问题。默读能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加快主要信息捕捉能力。2、大声朗读,回答深层问题。大声朗读,可以帮助学生很快形成语感,更深刻地理解文章内涵。3、找出重点词汇,理解并运用。由输入到输出关键在于基础知识的扎实积累。对于关键词的重点掌握及运用是知识输出的资本。4、概括文章,复述大意。抓住文章的中心意思,形成完整印象。运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大意,是思考后成品输出,是学习后的成果展示。先给文章分段,并找出关键句或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主要意思。 三、深挖主题,拓宽思路。
1、仔细研究,找出文旨。文章是作者传播信息或信念的载体,要体会到作者的深层含义,重在看门道,不是看热闹。2、换位思考,别出新意。看问题要多角度,多方位。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环境,会有不同的意义。
四、激活想象,展开讨论。虽然是阅读文章,但如果仅仅是将它单纯地作为阅读文章来教学,不免有些枯燥,而如果将其转化现实教学的形式就可向学生展示真实的语言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脑、口对语言信息的综合反应,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与主动参与的愿望。
五、大力提倡在阅读教学中运用CAI。多媒体技术具有集图像、声音、动画、文字于一体等多种信息功能,而电脑接入因特网后,具有信息量大,信息变化速度快,信息资源高度共享等特点,是过去任何一种传媒无法比拟的。把CAI技术运用到中学英语阅读教学活动之中,是实现英语阅读教学改革的途径之一,也是推行素质教育,更新教学观念与方法的长远趋势。趣浓厚,积极主动,而且朗朗上口,对答如流。充分发挥了多媒体课件的优势,从而改变了学生怕上阅读课的通病。
总的来说,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阅读课,充分开发阅读课的潜力,有效地利用阅读课的资源,通过各种方法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本着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的原则,注重课堂气氛和教学节奏的把握,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尽可能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参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其他方面的能力。
六.教研共同体协同提升,乔庆堂老师的学习心得
英语写作基本技能主要包括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够正确运用语法知识使文章语句通顺,能在文章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等。在学生们所写的作文中,写作技能较差主要表现在词汇较为缺乏、语法不正确、标点符号运用不正确等。其中,标点符号是英语写作中最基本的技能,但学生们却将中英文标点符号的用法弄混淆。许多学生喜欢用逗号来连接两个句子,而不是分号或连接词,这在汉语中是可行的,在英语中却违法了规则。我认为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多加强调标点符号的用法,对于学生常出错的用法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们进行分析并给予纠正。并且,学生在遣词造句中经常会按照汉语的方式去进行,这就是所谓的"中式英语"。老师在写作教学中,应当鼓励学生加强训练,练习造句,练习汉英互译,并且要勤于模范优秀的范文,这样才能加强学生的英作基本技能。
七.教研共同体协同提升,许翠萍老师的学习心得
本节课是九年级下册第十二单元第一课时,听说课该老师把听说课分为三部分,听前,听中,听后。听前学生通过话题自由谈论引入本课话题problems and advice。然后通过图片和关键词,学习新单词,学习询问问题和描述问题的相关表达方式,扫清听前障碍。听中,该老师通过选择,配对等提取相关信息,并加深对听力材料理解。通过回答问题经行检测。听后,模仿跟读,训练语音语调。然后角色扮演,用目标语言操练如何问问题,谈论问题,并能够给出他人创新性建议。最后通过问题的回答,思考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式,并通过对话技巧总结归纳与他人的交流技巧。这节课教学活动丰富,贴近生活,情境交融。有全班活动,师生活动,小组活动,双人活动,做到了人人参与,练习次数多,还调动了每一个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活动中发展了听说读写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也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与成就感。在教学中贯穿了问题与建议(problem and advice)这一要素,体现了“任务型”的英语教学,整个课堂以学生的听说读写为主,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主动获取知识的平台,最终提高了学生的听说读写技能。用多媒体展示学生自己的问题,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语言是为了交际,每位学生都会在学习生活中,与父母亲或朋友的相处中遇到一些问题。学生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觉得有话可说,学生们很成功地展示了他们的对话表演。我想学生也从这节课的学习中更加热爱英语学习,对英语学习更加自信了。通过解答学生自己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会灵活运用目标语言的能力
八. 教研共同体协同提升,张会杰老师的学习心得
今天学习了初中一年级第三单元,单元整体教学分析,学生通过具体的主题引领,以形式多样的语篇为依托,运用各种学习策略,学习语篇中所呈现出来的语言知识,深度挖掘和分析语篇的内涵,探讨语篇的主题意义,逐步提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最终达到学科育人、知行合一的目的。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材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它不仅是教学内容设计的主要依据,更是教学方法设计的主要指导。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必须要重视学生的学情,展开针对性的教学,从而实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教学目标,真正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 从学过的知识点找到关联点,从熟悉的主题过渡到本单元,我们在教学设计中突破课时的界限进行整合,补充各课时的内容,形成符合学生兴趣的真实话题情境,综合提升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Section A 1a~2c (整合内容);听说课(课型);初始物品(课时话题);以听促说(学习策略);围绕找到或丢失学习用品为线索,由于Section A 1a~2c都是围绕有关学习用品展开的听说训练,因此其整合后更加有系统性(整合目的)。Section A 2d 和 Section B 1a~1b(整合内容);词汇课(课型);了解所属(课时话题);以说促听(学习策略);将 Section B中的目标词汇融入到本课时中, 其整合后可以丰富语言知识和拓展话题词汇(整合目的)。Grammar Focus~3c(无整合内容);语法课(课型);表达所属(课时话题);以听说促理解(学习策略);本课时本身就比较具备情境性和层次性,不再对课文进行再构,将原有知识储备与新知识联系起来,进一步强化对核心语言内容的掌握。Section B 1c~ 2c (整合内容);阅读课(课型);确定物主(课时话题);以阅读促听说(学习策略);先从阅读着手,找关键信息,再进行有目的的听力训练,也让学生对寻物启事和失物招领的写作输出更加流畅(整合目的)。Section B 3a~ Self Check,并再构一篇阅读(整合内容);写作课(课型);发布公告(课时话题);以阅读促写作(学习策略);以阅读为范本,学会寻物启事和招领启示的写作要素并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从而感知英语的实用性(整合目的)。